近年来,利用车贷套现进行合同诈骗和贷款诈骗的“买车骗贷”案件在全国多地频发。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等地都出现了这种违法行为,一些汽车金融公司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。
某汽车金融公司在报案中提到,名下有数十辆抵押车辆贷款逾期,客户失联,公司不仅无法找到客户,甚至这些抵押车辆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贷款额,部分车辆甚至完全消失。
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,融资租赁公司在审核车辆型号和价值时存在严重问题,合同上申报的车辆和实际落户的车辆价格差异巨大。例如,合同显示某客户购置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东风多利卡,但实际落户的车辆却是售价仅为3.7万元的东方小霸王,差价高达8.3万元。
在正常情况下,车商在收到融资租赁公司发放的贷款后,会将符合贷款金额的车辆交付给购车人。但在这一诈骗案中,车商收到贷款后,故意寻找价格远低于贷款金额的车辆交给购车人,利用价格差套取资金。与此同时,车商会寻找所谓的“背债人”,这些背债人往往是因信用问题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人。通过中间人游说,这些人同意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车辆贷款,并签订购车合同,以换取每月的好处费。
背债人被告知,只需在购车合同上签字,后续每月有人替他们偿还车贷,即使接到催款电话也只需声称车辆已出售。这些车辆则在没有过户的情况下,通过二手车市场被低价转卖至外地,进一步掩盖犯罪行为。
警方最终查明,这一犯罪团伙作案涉及全国12个省,共计87单融资租赁案件,涉案金额高达1214万元。这一骗局不仅严重侵害了汽车金融公司的利益,也给社会金融秩序带来了极大的破坏。
这类“假购车、真套现”的骗局提醒金融机构加强审核和风险防控,确保车辆信息与贷款金额的一致性,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。